> 耳朵听力 > “不减当年访戴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减当年访戴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减当年访戴回”的出处是哪里

不减当年访戴回”出自宋代李处权的《游罗汉途中口占》。

“不减当年访戴回”全诗

《游罗汉院途中口占》

宋代 李处权

休论至后日相催,乘兴篮舆到岭隈。

风竹尽摇花玉玦,云山浑作烂银堆。

须知此日逢僧话,不减当年访戴回。

更喜彭君真我辈,溪流渡马肯相陪。

《游罗汉院途中口占》李处权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游罗汉院途中口占》是宋代李处权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译文:

不要提及后天的日子催促,

我乘着兴致坐在篮舆上,来到岭隈。

狂风吹动竹林,摇曳着花朵和玉珮,

云山犹如烂银一般堆叠在一起。

你应该知道,今天碰巧遇见了一位僧人,

不减当年访问戴回的时光。

更加高兴的是彭君真的加入了我们,

溪流渡马,愿意陪伴我们一起前行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罗汉院的途中的情景。作者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乘坐篮舆,欣赏着周围的景色。风吹动着竹林,使花朵和佩玉摇曳生姿,山间的云彩则像是堆叠的烂银。诗人在途中偶遇一位僧人,与他交谈不减当年访问戴回的美好时光。诗末,作者表达了对彭君的高兴之情,愿意与彭君一起渡过溪流,继续旅途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相遇为主线,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抒情语言,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。诗中的风竹、花玉玦、云山等景物形象生动,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。同时,作者与僧人的对话和与彭君的相伴,增添了人情味和友情的温暖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意境优美,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貌和对自然、人情的细腻观察。

字体素材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