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耳朵听力 > “三千风不直一杯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三千风不直一杯水”的出处是哪里

大家好,今天咱们聊聊一句挺有意思的诗,“三千风不直一杯水”。乍一听这句诗,我有点懵,风怎么能和水相比呢?是说风儿再大也不值一杯水的钱?还是说风吹不动水?后来一查,这句诗出自宋代朱继芳的《行路难赠萧坦翁》。

这诗啊,说白了就是朱继芳在抱怨自己的处境。他觉得自己像风一样,就算吹得再猛,也换不来一杯水的实惠。这风,可能象征着他的才华或努力,但现实就是这么无奈,再多的努力也不如人家随随便便一杯水值钱。

不过我突然想到,这不就跟咱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很像吗?有些人拼命加班,累得跟风似的,最后到手的工资却买不起一杯好咖啡。这时候,不妨学学诗人,别光顾着死磕,偶尔也该给自己倒杯水,放松一下。

当然了,古人也会吐槽现实的不公平,但他们又能怎样呢?只能说说诗。咱们现代人不一样,至少还能点个外卖,喝杯奶茶,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了吧。

“三千风不直一杯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三千风不直一杯水”出自宋代朱继芳的《行路难赠萧坦翁》。

“三千风不直一杯水”全诗

《行路难赠萧坦翁》

宋代 朱继芳

行路难,居不易,旋买生柴煮一字。

三千风不直一杯水,何用狂吟动天地。

郡不见陆天随。

忍穷读书白眼屠沽儿。

又不见孟东野,载少於车车是借。

丈夫吐气摩星斗,六印黄金真唾手。

莫吟诗,诗能穷人君不知。

古人坐诗穷到骨,今人方笑古人痴。

又闻夜半舟移壑,却叹东门黄犬华鹤。

人生短长无百笑岂易得,莫惜床头沽酒钱。

《行路难赠萧坦翁》朱继芳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行路难赠萧坦翁》是宋代朱继芳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行路艰难,居住不易,不得已只能卖柴为生。纵然有千般计谋,面对风雨无法直言不讳,何必高声吟咏以动天地。郡中没有陆天随的身影,只能忍受贫穷读书,白眼看待屠夫的儿子。又没有见到孟东野,只能借车度日。丈夫发出气势,摩拳擦掌,如同触摸星斗,六印黄金仿佛唾手可得。不要吟咏诗词,诗词能够使贫穷的人君主不了解。古人沉迷于诗词,达到了入骨的地步,而现代人却嘲笑古人的痴迷。又听说夜半船只移动在山谷之间,却叹息东门的黄犬和华鹤。人生的短暂和漫长,百种欢笑又何尝容易得到,所以不要吝惜在床头留下沽酒的钱。

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朱继芳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。他通过描绘自己艰难的生活境遇,表达了行路艰难、居住不易的感受。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计谋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,面对风雨无法直言不讳。他对社会的不公和贫穷的生活感到无奈和痛苦。他提到了古人对诗词的痴迷,对此他有一种讽刺和嘲笑的态度,认为诗词不能解决现实问题。最后,他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漫长的思考,认为欢笑和快乐并不容易获得,因此应该珍惜眼前的欢乐。

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,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困境,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珍惜眼前的快乐和坚持不懈的精神。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,这首诗词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困境的反思。